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市政府相关文件
 
关于印发《镇江市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镇政规发〔201218

 

关于印发《镇江市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镇江市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

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4


镇江市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以及《江苏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苏财规〔20103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效果。预算绩效管理是根据财政效率原理,对财政资金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是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 预算绩效管理基本内容包括:绩效目标编制与审核、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绩效评价实施、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等。

第五条 预算绩效管理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按照预算级次,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第六条 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称预算部门)。

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七条 预算绩效管理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范原则。注重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二)全面系统原则。预算绩效管理贯穿于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涵盖财政资金项目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

(三)公正公开原则。预算绩效管理符合真实、客观、公正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四)分级分类原则。预算绩效管理由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五)绩效相关原则。针对预算执行及产出绩效,预算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反映支出与绩效的相关性。

第八条 预算绩效管理主要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六)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

(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八)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九条 财政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

(二)审核预算部门财政资金支出项目绩效目标、评价指标和标准,组织评审论证;

(三)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数据库、指标库、行业标准值库、第三方中介库、专家库、项目绩效等级评定库及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化管理;

(四)组织、协调、督促预算部门设定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跟踪、开展绩效评价和落实结果应用;

(五)指导辖市、区财政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六)对预算部门、辖市区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七)其他应由财政部门承担的工作。

第十条 预算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本级部门(单位)和所属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编制本部门(单位)绩效目标,制订评价指标,撰写可行性报告;

(三)组织本部门(单位)绩效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向财政部门提交绩效跟踪管理情况和绩效自评报告;

(四)配合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落实财政部门整改意见,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结果改进项目实施方法和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

(五)组织和指导所属项目实施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六)其他应承担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预算部门要建立绩效管理内部协调机制,明确内部牵头职能机构。项目实施单位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绩效目标评审、绩效评价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或评价专家)组织实施。承担评审或评价的第三方应从财政部门建立、管理的中介机构库和专家库中按规定程序和办法抽取。

参与绩效目标评审、绩效评价的第三方工作人员必须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财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第三章 绩效目标管理

 

第十三条 绩效目标管理是依据财政效率原理,对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项目设定计划期内预期达到的业绩目标、预期产出的效益和效果,用以评价和考量业绩完成结果和资金使用绩效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绩效目标管理主要包括: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目标审核、批复及绩效目标实施完成情况。

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可细分为基本支出绩效目标、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

第十五条 绩效目标是预算部门使用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一般由预算部门根据政府或部门制定的规划和下达的工作任务,在申报预算时设定。

(一)基本支出绩效目标,由预算部门年初申报预算时,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规定的要求将绩效目标编入年度预算。

(二)项目支出(政府性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目标,在支出项目经市(区)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后,由财政部门通知拟使用政府性专项资金的预算部门,按要求编报。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由财政部门按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工作重点以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组织有关部门编报。

第十六条 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等;

(二)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三)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即成本目标);

(四)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

(五)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

(六)其他。

第十七条 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二)具体细化。绩效目标实行多目标管理,可细化为投入资源、成本、产出业绩、效率、效益、效果和效应等目标,并可分为总目标、阶段性目标。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采用分级分档的形式定性表述,并具有可测量性。

(三)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四)相应匹配。绩效目标要与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第十八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对绩效目标进行评审,符合相关要求的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财政部门可以要求其调整、修改。

审核、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设立的依据,包括是否属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范畴,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规划、党委政府决策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

(二)是否设定了绩效目标、评价指标及标准值,设置的科学合理性、针对性、可行性及经济性等;

(三)项目资金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完成的匹配性和保障性。

(四)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价及再评价情况。

第十九条 绩效目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根据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和审核流程,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第四章 绩效跟踪管理

 

第二十条 绩效跟踪管理是指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采取项目跟踪、数据抽查和序时情况反映等方式,动态地了解和掌握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资金支出进度和项目实施进程,以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管理效益的提高。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资金绩效目标实施跟踪管理,根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严格预算资金的审核,控制预算资金拨付进度,并定期通报预算部门预算资金绩效拨款管理和项目运行情况。

第二十二条 预算部门应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实施绩效跟踪管理,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效益与绩效目标的偏差,关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提高预算执行效力,保证项目按预定的绩效目标完成。

第五章 绩效评价管理

 

第二十三条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二十四条 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应当以项目支出为重点,有条件的可以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

第二十五条 绩效评价组织实施可分为财政评价和预算部门自评价。

财政部门应对资金投入量较大项目、有预算增量资金项目、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项目实施重点评价,对预算部门自评价项目实施再评价,还可对预算部门整体支出实施综合评价;预算部门应对本部门使用管理的预算资金实施自评价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对列入财政部门或预算部门年度评价计划的项目,应积极提供反映项目绩效的材料,做好绩效评价配合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提供相关材料。

第二十七条 绩效评价工作原则上由同级财政部门组织实施。上级财政部门可委托下级财政部门承担指定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市级财政部门可组织辖市、区财政部门开展重大项目联动绩效评价工作。

第二十八条 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

(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包括项目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等实现情况);

(五)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九条 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对跨年度的重大(重点)项目可根据项目或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项目完成后的项目总体评价以及相关政策效用性等内容的政策评价。

第三十条 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和评价财政资金预期达到的效益、效率、效果以及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一般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效益与效果指标、可持续影响与发展指标及社会评价指标等。绩效指标设置以评价对象和内容为基础,坚持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第三十一条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重要性原则。应当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系统性原则。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五)经济性原则。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三十二条 绩效评价指标按适用性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一)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的指标。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

(二)个性指标是针对预算部门或项目特点设定的,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或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第三十三条 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

(一)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三)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四)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

第三十四条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二)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四)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五)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六)其他评价方法。

第三十五条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

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第三十六条 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一)前期准备。确定评价对象、选定评价组织机构、拟定评价工作方案、选择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评价数据表式、下达评价通知。

(二)组织实施。评价数据和资料采集、审核、汇总,实地现场考察,开展问卷调查,组织专家现场评价和综合评价。

(三)撰写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数据,得出评价结论,撰写和提交评价报告。

第三十七条 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和预算部门开展绩效自评价并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况;

(二)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情况;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评价结论及建议;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三十八条 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建议可行。

预算部门应当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部门提交的绩效自评价报告进行复核,提出审核意见。

第三十九条 绩效评价报告的具体格式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六章 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及其应用

 

第四十条 建立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信息反馈、结果共享管理制度。预算部门要及时将项目绩效跟踪情况、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绩效评价结果等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情况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及时将绩效目标评审意见、绩效跟踪管理情况、绩效评价结果向预算部门通报。

第四十一条 绩效目标是预算执行、绩效跟踪、绩效评价、财政监督和政府效能建设、行政问责等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二条 绩效评价结果实行量化评分和定性评级相结合,具体量化分值与等级标准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体现客观公正,具有公信力。量化分值一般为百分制,绩效评价等级标准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第四十三条 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应当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可予以表扬或继续支持。

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可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应当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直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

第四十四条 预算部门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对预算资金使用的效益、效率和效果负责。对财政部门组织的评价,应按照财政部门出具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及建议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反馈同级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组织的自评价,按其自评结果及意见自行落实整改。预算部门的整改期限一般不超过60日。

第四十五条 预算绩效管理结果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布或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其中重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以专题报告形式提交政府。

第四十六条 在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财政违法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等法规、规章进行处理

 

第七章  

 

第四十七条 各辖市、区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311日起施行。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365体育开户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2900号-1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